您好,欢迎进入山东泰洁雷拓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入选技术案例丨活性生物污泥过滤反应器
目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水污染防治领域)》(环办科财函〔2022〕500 号)(以下简称“目录”)。为便于各相关方使用目录,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编制了目录典型应用案例,将陆续在微信平台上发布。所有案例均来自目录入选技术的申报材料,案例内容经业主单位和申报单位盖章确认。
技术名称:活性生物污泥过滤反应器
工艺路线:
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A/O工艺段处理,A/O工艺出水进入活性生物污泥过滤反应器,实现泥水分离和除磷,出水经消毒后达标排放。
技术特点:
形成悬浮活性污泥层,提升了污水处理效果。
适用范围: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单体处理能力≤250m3/d。
案例名称
孟州农村污水处理项目
生活污水首先进入调节池,在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调节池出水经提升进入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在装置内首先进入缺氧池,缺氧池前端设置电絮凝反应装置,电絮凝装置具有混凝、提高系统B/C值的作用,电絮凝产生的铁盐同时具有电化学除磷的作用,可有效降低污水中总磷含量。缺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池完成主要有机污染物的生化降解及氨氮和部分悬浮物的去除。经过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污泥过滤反应器,通过污泥过滤反应器底部特殊设计的V形导流区后进入澄清区,在导流区内的上流过程中,由于污泥过滤反应器的横截面积不断扩大,加之重力作用,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颗粒不断减速直至静止不动,从而形成一层污泥过滤介质,过滤介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起到生物絮凝和过滤截留作用,产生较高的泥水分离效率,并能进一步去除残余的有机物。污泥过滤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则随着生物絮凝和重力作用逐渐下沉,池底活性污泥通过气提泵按比例回流到缺氧段,一方面为脱总氮创造反硝化条件,另一方面提高系统中活性污泥浓度。在缺氧池内原水与回流的活性污泥在兼氧细菌的作用下充分进行反硝化,达到脱除总氮的目的。澄清区上清液作为补水进入人工湿地或生态塘。